古籍知识 古保论坛| 范月珍:明代魏校的《庄渠先生遗书》 《庄渠先生遗书》 魏校,字子才,号庄渠。苏州昆山人,明成化十九年(1483)生,嘉靖二十二年(1543)卒。弘治乙丑(1505)进士。历南京刑部郎中、广东提学副使、江西兵备副使官,累迁国子祭酒,太常卿... 2025-03-1520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毛春翔:如何鉴别古书版本? 解决鉴别问题,我想把它分项来说:一是唐人写本,二是宋刊,三是元刊,四是明刊,五是旧抄,六是稿本,七其它。这样一分,眉目比较清楚。 唐写本 唐写本传下来的多是写经,写经都是手卷。浙江图书馆在解放后,收得... 2025-01-1630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魏隐儒:明代古籍中的版画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版画起源由来已久,唐咸通本《金刚经》的扉图,雕印已很成熟,到了宋、元又有很大发展。如《证类本草》、《宣和博古图》,上图下文的《刘向列女传》和一些全相本小说。出现不少绘刻艺术质量很高的作品。 《宣... 2025-01-1622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胡培培:民国时期晚清官书局刻本的印刷与流通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晚清官书局刻本继续印刷与流通,是中国版本学史、书籍史、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官书局刻、印本《二十四史》《广雅丛书》《资治通鉴》《古逸丛书》等分别通过合作、重编、拣选等... 2025-01-0428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古籍鉴赏秘要 古籍真伪鉴别 古籍文献由于其特殊的传统雕版印刷方式和纸张载体形式,造假是相对比较难也比较少的,鉴别起来相对也容易些,即使买到“翻刻、后印本”,其价值仍然比买到一张仿品假画或假古瓷要高得多,因为比起初刻... 2024-11-1314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典籍里的故事:《桐城吴先生尺牍》(节选)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清代安徽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 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人员周亚寒说,从安徽省图书馆收藏的古籍《桐城吴先生全书》和桐城市图书馆收藏的... 2024-09-0317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古今图书集成》在美国的收藏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清代是钦定编纂大型图书最多的时期,这其中,《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重要的类书。 由于有史以来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早已亡佚不全,所缺甚多,故《古今图书集成》可算是我国现存最大、收罗... 2024-08-2618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申莉敏:古籍里的端午 吃粽子、划龙舟、挂菖蒲……在“端午”这个传统节日里,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这些习俗既是彼时生活的真实反映,更是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对这些习俗,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或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了很多泥鸿。 在市图书馆... 2024-06-1320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古籍的序跋来源 序跋作为一种文体,都是叙述一书作意(包括宗旨、目的或写作动机等等)的文字,以今人习惯而论,冠于一书之前的称序或叙,有时也称作序言、题记、弁言、前言等等;而置于一书之末的称跋,有时也称“后序”、“后记”... 2024-06-1234评论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马志立 | 湖北崇文书局版刻概述 關於崇文書局,有方振益《湖北官書局(崇文書局)始末考略》、吴家駒《崇文書局與崇文書局刻書》、江凌《試論湖北崇文書局的刻書業》等專文論述,今就參與編纂《湖北官書局版刻圖録》的個人體會,並結合既有成果,草... 2024-05-1434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