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一枕新凉一扇风:古籍中的秋日智慧与民俗风情 当梧桐叶悄然飘落,当蝉鸣声渐显凄清,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这个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智慧的节气,既是季节更替的节点,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同翻开古籍,探寻立秋背后的天文历... 2025-08-0734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
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大暑:盛夏之极,万物荣华 导语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当蝉鸣声声嘶力竭地撕扯着空气,当柏油马路在烈日下泛着油光,我们便知道,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大暑,已然来临。 大暑的起源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 2025-07-2233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
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温风蟋蟀藏案头:古籍中的小暑 小暑至,盛夏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此时温风如酒,蟋蟀避热,古人在竹简绢帛间留下的不只是节令记录,更藏着消夏的智慧与诗... 2025-07-0752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
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古籍寻夏至,听古人诉说盛夏之道 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之日,古人视其为阴阳交替的枢纽。此时节,古籍中的智慧如清泉流淌,带我们穿越千年,品味先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哲思。今天,让我们翻开典籍,一窥夏至的深邃意蕴。 万物有信,静观自然 夏至之日... 2025-06-2148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鉴赏|古籍小白不可不知道的线装古籍“术语”!(基础篇) 从线装古籍的专用术语使用,可以管窥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思考,也可以看见古人对书的情感和审美,例如儒家“天地人”三才的哲思,折射在书上则是“天头、地脚”,“版心”等等。 古籍确确实实是有生命力存在的。古人常... 2025-06-2122评论 阅读全文
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古籍中的芒种:稼穑有序,万物有时 引言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籍中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北方麦熟待收,南方稻秧初插,天地间充盈着“忙种”的生机... 2025-06-0583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
相关标准 GB/T 36748-2018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 中文标准名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 英文标准名称: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languages ancient books 标准状态:... 2025-05-2115评论 阅读全文
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万物初盈未满时,细品典籍中的节气智慧 导语 “何处枇杷黄胜酒,谁家杨梅赤染霞?”小满来时,暑气未炽,熏风徐来,恰是万物“将满未满”的微妙时节。麦浪初涌,桑叶新肥,古籍中墨痕斑驳的物候笔记,凝练着古人敬天惜物的哲思。今日且慢煮一盏新茶,翻... 2025-05-2161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
古籍知识 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及其翻刻本的鉴别 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及其翻刻本的鉴别 南京图书馆 曹红军 [提要]清内府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我国印刷史上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从版本鉴定的角度出发,归纳了清内府印《武... 2025-05-1032评论 阅读全文
馆藏鉴赏 【古韵廿四·节气藏典】藏在古籍里的夏日序章 立夏,是夏日的第一个节气。当阳光开始炽热,蝉鸣尚未喧嚣,古人早已在笔墨间记录下这个时节的智慧与诗意。今天,我们翻开泛黄的古籍,以字为舟,在千年文字里打捞立夏的物候密码、农事智慧与生活哲学。 立夏:三候... 2025-05-05118评论古韵廿四·节气藏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