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古籍的知识基础

luna2008
luna2008
管理员
1127
文章
0
粉丝
古籍知识评论15字数 588阅读模式

还是阅读张舜徽老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的笔记。

他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讲了一些关于校勘的知识,说得其实比较散,稍微整理如下:

比方说校勘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重视集体力量、分工合作,可以提升校书的效率和效果,比如汉代刘向就是组织了一个团队进行校书。

态度方面就是要有一个审慎的态度,不可轻易改动原文。

知识储备方面,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要掌握丰富的古文字学、古音韵学的知识,这方面张老先生提出,可供学习的榜样有王念孙的《经义述闻》《读书杂志》,俞樾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

二是要掌握避讳的知识,比如学习前人对于避讳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有:陆费墀《帝王庙谥年讳谱》、黄本骥《避讳录》、周榘《廿二史讳略》、张惟骧《历代讳字谱》、陈垣《史讳举例》。

校勘的具体技术有两种分类:

第一种分为死校和活校。死校是依据一个版本校对别的版本。活校是通过其他材料校勘。

第二种分类是分为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对校是用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校对;本校是以本书内容相互印证,分辨谬误;他校是用别的书籍中引用本书的内容进行校对;理校是遇到复杂情况时定夺是非,是最高妙的方法。

最后是一些校勘时所用的常见公式:

文字不同,注:“某,一本作某。”(或写明具体版本名称)

脱一字,注:“某本某下有某字。”

脱二字以上,注:“某本某下有某某几字。”

文字确定有误,注:“某当作某。”

文字不能确定是否有误,注:“某疑当作某。”

衍一字,注:“某本无某字。”

衍二字以上,注:“某本某字下无某某几字。”

文字顺序颠倒但通顺,注:“某本某某二字互乙。”

文字顺序颠倒且不通顺,注:“某本作某某。”

句子前倒置,注:“某本某句在某句下。”

前后数见的现象,在第一个注解后注明“下同”“下仿此”。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分享交流保定市图书馆新闻资讯
 
luna2008
  • 本文由 luna2008 发表于2024-02-28 16:14: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koline.xyz:8090/archives/936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