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珍品图录》前言
山东省图书馆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我国十大图书馆之一,以历史悠久、馆藏宏富而著称。据《山东创建图书馆记》载,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于省城旧贡院东北隙地创建图书馆,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旧制,院内古木假山,曲水拱桥,极属风雅别致,人称“历下风物,此为最胜”。
一个世纪以来,山东省图书馆的同仁们披荆斩棘,辛勤访求,在炮火中载书播迁,积累并保存了齐鲁文化之一脉,形成了规模宏富而又具有特色的馆藏。山东省图书馆现有古籍 75 万册,其中善本 20 万册。唐人写经两轴,宋刻本5部,元刻本38部,明刻本3000多部,稿钞校本2000部。珍稀者有“天禄琳琅"旧藏的宋刻巾箱本《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明嘉靖刻本《吕氏家塾读书记》;福山王懿荣收藏的宋赣州州学刻蝴蝶装《文选》;毛晋收藏的宋刻本《临川先生文集》;明内府刻《永乐南藏》二部,《永乐北藏》一部;明万暦刻海内孤本《兖州府志》;清雍正内府铜活字印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万暦泥金写本《华严经》;清康熙四明嗣法沙门深湛大师刺血写本《华严经》;清彩绘钞本《聊齐志异》;蒲松龄手稿本《聊斋文集》;《海源阁珍藏尺牍》;王士禛批王献唐跋张笃庆稿本《渔洋山人评点昆仑山房诗稿》;赵执信批校并跋清康熙刻本《梅村集》;顾广圻、黄丕烈跋清影宋钞本《战国策》;杨绍和跋明洪武刻本《楚国文宪公雪楼程先生文集》;刘喜海批校并跋清钞本《古泉汇考》等。
在本馆所藏珍善本中,近代文献也不乏精品,如:《山东官报》《曙光》《鲁中大众》等。其中的《大众日报》,其创办开辟了山东报业历史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最早的报纸之一。
另有一些为世人瞩目的特色文献,使本馆的馆藏丰富多彩。如:宋宝佑四年地契、清雍正十三年福建巡海汀漳龙道按察使司副使徐士林父母诰命、清“夹带”、海源阁原匾、海源阁藏书印、李文藻藏书印、清光绪十五年彩绘《省城(济南)街巷全图》等。
综之,经过历年的辛苦搜求,本馆馆藏特色逐步形成,主要有海源专藏、易学专藏、佛经专藏、齐鲁地方文献专藏、金石拓片专藏等。其中,海源阁专藏占现存海源阁藏书的三分之二,数量宏富,版刻较精,名人手稿较多。易学专藏的构成有两部分,一是本馆历年来零星入藏的易类书籍:二是卢松安捐赠的“易万卷庐”藏书。这是海内外屈指可数的易经文献宝库,数量多,且质量精,有元刻本《周易经傅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周易本义集成》,李文藻批校并跋的四库底本《周易辨》等。齐鲁地方文献专藏包括山东地方名人手稿、齐鲁方志、山东革命文献、满铁资料等。不仅有王士禛、刘墉、丁耀亢、桂馥、许瀚、高凤翰等诸多齐鲁名人的钞稿本,还有著名学者屈万里先生哲嗣捐给本馆的屈万里珍藏友朋往来书札二百余件;齐鲁方志收藏覆盖全省各地,版本质量较高;山东革命文献史料丰富,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满铁资料 4000余种,山东地区各县农村的调查报告及部分“满铁”内部发行的非正式出版物尤为珍贵。本馆所藏佛经无论从馆藏数量,还是从版本质量来说,皆为海内外翘楚,计有《永乐南藏》两部,《永乐北藏》一部,共 17000 馀册,海内外罕见的明万暦泥金写本《华严经》、清康熙刺血写本《华严经》各一部。金石拓片专藏有数千种近万件,比较珍贵的有《苻尚书神道碑》等。
值此山东省图书馆百年华诞之际,我们遍览馆藏,选择其中部分精品,编为此书,用沧海一粟,以志纪念庆祝之意。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