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不可或缺的城市文化符号

luna2008
luna2008
管理员
1127
文章
0
粉丝
馆情速报评论109字数 2136阅读模式

现代科技:让读书更便捷

14日上午9:00,市图书馆大门外南侧门脸前,馆长马俊和工作人员正在商量安装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备事宜。一楼大厅内,几位读者正在使用电子读报屏阅读当日报刊上的新闻。

市图书馆一楼,一位读者正在使用“移动图书馆”设备看书。

寒假期间,市图书馆“王叔叔讲故事”活动吸引了众多小读者参加。

闲暇时,图书馆是孩子和家长们读书的好去处。

“这些‘自助图书馆’24小时运行,所配备的图书定期更换,读者可以持借书证在任意时间自助借还图书,就像使用银行自助取款机一样。” 据马俊介绍,市图书馆打算在馆内和市区人群密集的地方安装10台“自助图书馆”,方便读者就近借书还书。除了自助借还功能,这种设备还可以自助办理借书证,十分便捷,预计3月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此外,我们还将投入使用50台市民可以免费下载电子书的‘移动图书馆’,以及可以实时更新几十种国内报刊内容的50台电子读报屏,这些是市图书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的系列举措,目的就是将书送到读者家门口。”马俊对记者说。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发展,通过手机、电子书等媒体进行“移动阅读”的人日益增多,泛读、速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对此马俊表示,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阅读方式的变化,“我认为,电子阅读虽成风潮,但在阅读体验上依然难以撼动纸质书的地位。其实在读书这件事上,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区别主要是阅读方式上,而在阅读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但读与不读,却有本质的区别。读书可以令人摆脱精神上的贫瘠,获取知识,增益智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一个大书房,能享受到免费的文化大餐,何乐而不为呢?”

社会教育:“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当你置身图书馆,一本本书籍仿佛一扇扇连通思想苍穹的窗口,透出理性与智慧的光芒。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终身学习、丰富心灵的重要场所,因此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作为社会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一个实体机构,开展面向大众的社会文化教育既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深化和延伸,也是社会的需求和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期望。

据了解,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近年来市图书馆一直在传播文化、培养读者、升级服务等方面努力。目前市图书馆业务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数字化发展逐渐走向全方位,加大了数据库、电子图书和网络信息等数据资源的采购、整合、保存力度,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共同构建了特色多元化的文献保障体系。除了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免费无线wifi网络服务系统,市图书馆还引进应用了LED大屏幕检索机、电子读报屏、移动图书馆等数字化终端设备,目前存有电子图书35.4万余册,读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把电子书带走随时阅读,此外,市图书馆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升级版,开设了保定江城中学分馆、新莲池书院、66165部队等分馆。

“据我们统计,现在平均每天到图书馆看书借书的读者为1000人左右,每个月大概不到3万人,相对于现在市区280多万人口,这个数量还是太少了。现在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努力培养读者,通过举办保定版“百家讲坛”、“书香保定”、“直隶文化大讲堂”、品书香快乐假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让读书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马俊说,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家庭重视教育、重视阅读,以亲子阅读为中心,会影响更多的家庭成员爱上读书。

未来图书馆:传承智慧之外实现更多社会功能

书籍传承国家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读书正是继承文化与智慧的必由之路。目前,作为国家二级馆的市图书馆藏书共计78万册,其中古籍文献13万册,经专家鉴定的珍贵古籍善本达1.2万册,收入《中国古籍善本数目》的有近百种。2010年6月,市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11年6月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马俊表示,在保护古籍的同时,市图书馆一直尝试使其从 “深宫”走入百姓家,更好的传承利用。2014年,选取690部馆藏古籍珍品的《保定莲池书院善本图录》(上下册)出版,今年4月还将出版《中国珍贵古籍丛刊——保定图书馆卷》,这是我省首家市级图书馆藏古籍入选此系列丛书。

“这些古籍中蕴含了祖先无穷的智慧,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发现。”马俊举例说,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该项研究成果正是得益于一本古籍——东晋葛洪编著的《葛仙翁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短短十五字,如醍醐灌顶,使科研人员从中悟出青蒿当需生用,不作煎煮的道理,从而避免了其有效成分的破坏,成功提取出抗疟单体“青蒿素”。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继续组织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马俊认为,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未来,我们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满足公众阅读、信息查询等基本职能,还将集文化交流、教育培训、市民休闲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身,为读者提供多方位的文化服务。闲暇时间,希望大家多到图书馆走走看看,因为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最好的书房。”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一个城市可以不够大,也可以不够富,但不可以没有图书馆。在这个以终身教育为主题的时代,公共图书馆所发挥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作用是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替代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多少市民走进身边的图书馆,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呢?

2月14日,记者采访了市图书馆馆长马俊。他表示,市图书馆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享有盛名的元代万卷楼、清代雍正年间的莲池书院,以及清末的直隶图书馆。但现在与其他发展较快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相比,目前在图书馆读者数量上,我市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今年,市图书馆会采取一系列举措,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书送到读者家门口。未来,市图书馆将进一步创新发展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文献收藏、公众阅读、信息咨询、文化艺术交流、社会教育等多元化综合功能,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资源。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分享交流保定市图书馆新闻资讯
 
luna2008
  • 本文由 luna2008 发表于2017-02-23 11:58: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koline.xyz:8090/archives/89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