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暑假,对河北省保定市市民张杰来说,家里的两个孩子去哪儿“充电”总是让他头疼。今年暑假,张杰却格外省心,只因家门口多了一家“24小时图书馆”。
这家图书馆位于隆兴中路与阳光大街交叉口的街角公园里。图书馆虽然不大,但是图书种类丰富,24小时“营业”的便捷性,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目前,像这样的“24小时图书馆”,保定共有10座,它们分布于公园、生活小区、酒店大堂等公共区域,为读者提供了不打烊的阅读空间,是保定市图书馆不断创新模式、扎实推进全民阅读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4小时图书馆”是无人值守自助借阅的新型阅读空间,每本图书都有独立的小格子存放,读者只需用借阅证就能实现图书借还服务。借书时,在自助借还机上输入书本对应的编号;还书时,只需将图书放置扫描区域即可完成。
“‘24小时图书馆’采取馆店合作的新型运营模式,图书馆出资建设,新华书店负责后期维护,既方便了读者借阅图书,也增加了新的服务项目。优选的10处点位,基本形成了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布局,大大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保定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刘永顺介绍,近年来,保定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市场参与、图书馆合作”的城市书院建构体系,坚持打开图书馆大门,引入社会力量,努力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基本构建了高质量全民阅读生态框架。
据统计,2022年至今,保定市图书馆年服务读者由18万人次上升到70余万人次,注册读者数量增长近5倍,图书借阅册次由6.7万提高到35万。数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提升,更是创新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
“现在读者的‘待遇’真是不赖,有书香、空调做伴,自习区还能给手机充电,中午还有沙发休息,我一待就是一天。”读者李颖说。据了解,为更好地践行“读者至上”理念,保定市图书馆推出了取消办证押金、增加图书证借阅数量、延长开放时间、建立“馆长迎宾”等一系列惠民便民举措,目前开放时长居全省第一。
想看的书,借不到怎么办?保定市图书馆早就为读者想到了好法子。2022年3月份以来,保定市图书馆携手保定新华书店开展了“您看书我买单”全民阅读活动,读者在保定市新华书店各网点核验相关信息成功后,即可凭读者证取走心仪图书。
刘永顺表示,该活动将馆藏文献采购选择权赋予读者,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多元化阅读需求。截至目前,该活动共惠及读者3万余人,为读者“买单”金额达71万元。
暑假期间,社区图书馆在家门口带来“诗与远方”的话题热度不减。在保定,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基础上,当地又相继推出了19家社区图书馆,将文化大餐送到市民眼前,逐渐形成了邻里阅读圈。
与“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比,这些社区图书馆引进先进图书馆管理服务软件,无需投入图书借阅专业设备、无需图书专业人员操作(一般由社区物业人员负责),市民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小程序,就能实现图书捐赠、通借通还、社群书友、数字阅读等功能。
李磊是保定市华中假日山水华庭小区物业经理,也是该社区图书馆的负责人。“扫码借阅方便快捷,既实用又好用。图书除了定期进行更换外,大家还会自发举行相关的阅读活动,十分热闹。”李磊表示,社区居民“以书为媒”,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刘永顺表示,保定市图书馆借鉴共享经济模式,依托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菜鸟驿站等,正在搭建一个更加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邻里阅读(全民阅读)”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和全民阅读地图绘制,打造覆盖从市图、区图到街道社区的“悦”读体系和网格分布,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服务体验。同时,不断完善建设机制、技术支撑、运行管理等保障体系,带动各县全面铺开社区图书馆建设,实现“全民共捐、全民共享、全民共读”的保定阅读模式,擦亮“书香保定”文化名片。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