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等工作的通知》,2023年4月12日至13日,文化和旅游部第十抽查工作组一行5人,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的带领下,赴湖北省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评估评审等工作。工作组成员还有国家图书馆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研究馆员黄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萨仁高娃,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金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吴凯。
13日上午9点,湖北省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评估工作会议在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召开。工作组全体专家、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李波、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省内8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人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罗罡主持。
工作组组长张军系统介绍了本次复核抽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工作安排与工作要求。他指出,本次抽查工作是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核实各单位古籍保护和存藏现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改善古籍存藏环境,确保珍贵古籍实体安全。同时总结推广典型工作经验,推动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单位准确客观地体现工作,突出展示工作亮点,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李波汇报了湖北省全国古籍保护单位督查核实及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始终把做好古籍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强省重要内容。他从机制逐步健全,管理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升级等10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展现近几年全省古籍保护工作亮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古保经费投入还需加大、人才队伍还有提升空间、再生保护水平还需提高等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增强古籍修复能力、加大数字建设力度、提升整理研究水平、强化宣传推广品牌等7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根据复核工作要求,汇报了湖北省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保管条件、专项保护经费、古籍再生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当前古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采取的对策。同时汇报湖北省图书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申报情况,从修复工作基本情况、设施设备、人员、工作成绩、搭建省级修复项目平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2日下午和13日下午,工作组先后赴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图书馆开展复核抽查核和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申报评审工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等配合工作。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图书馆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本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和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申报情况。
工作组实地检查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图书馆古籍修复场地、古籍书库等设备设施、古籍修复成果、古籍整理研究出版成果、尤其是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保护现状,与3家单位古籍工作负责人就古籍书库保管条件、环境改善、古籍修复力量、古籍修复保障条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湖北省目前有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武汉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北大学图书馆、襄阳市图书馆、浠水县博物馆等8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第十抽查工作组来鄂复核抽查其中3家单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此次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精心组织。近年来,湖北省古籍整理研究成果涌现,古籍活化利用民众受惠,大型古籍展览特色鲜明,“古色悠然”品牌深入人心,创立省级修复项目,建立基层古保中心,搭建全省古籍数字平台,古籍保护工作局面良好。下一步,湖北省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为契机,提质升级,守正创新,为新时代的古籍工作贡献湖北智慧和力量。
(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