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等工作的通知》,2023年3月30日至31日,文化和旅游部第七抽查工作组一行5人,在组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力的带领下,赴上海市开展为期两天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评估评审等工作。
30日上午9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评估工作会议在上海图书馆5304会议室召开。工作组全体成员、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萧烨璎副局长、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馆长陈超以及相关职能处室、中心负责人、本市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吴琼主持。
工作组组长陈力系统介绍了本次复核抽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工作安排与工作要求。他指出,本次工作一方面是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核实各单位古籍保护和存藏现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改善古籍存藏环境,确保珍贵古籍实体安全,另一方面也将总结推广典型工作经验,推动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单位准确客观地体现工作,突出展示工作亮点,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萧烨璎汇报了本市全国古籍保护单位督查核实工作开展以及本市古籍保护工作的情况。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做好古籍工作作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的深厚滋养。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上图作为上海古籍收藏重镇以及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的挂靠单位,既要做好本馆的相关工作,更要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带动上海市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以及其他古籍公藏单位共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随后,历史文献中心古籍整理研究部主任陈雷根据复核工作要求,汇报了上图的藏书规模、保管条件、专向保护经费、古籍定级、书库条件、古籍再生性保护、保护机构与保护制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内容。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从建设人才梯队、完善制度保障、购置设施设备、提升修复水准、开展业务培训、宣传推广活动等方面汇报了上图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在2016至2022年间完成工作的情况。
专家组在仔细查阅相关佐证材料后,对空气净化设备、出入库管理制度、防水防火系统、古籍普查、修复人员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历史文献中心主任张奇、典藏中心主任宾锋、物业安保中心主任张泰义等分别就相关领域进行了回应。
会后,专家组前往二楼文献保护与修复部修复工作室、A区B楼地下层善本书库、A区BF低氧杀虫室等场所进行了实地查验,并对指定抽查古籍进行了仔细核对。午后,陈超馆长带领专家组又前往上海图书馆东馆古籍书库进行实地查验,并参观了“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与馆藏精品馆。
30日下午,工作组赴复旦大学图书馆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及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评估评审工作。31日上午,一行又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进行复核,并于下午离沪。
作为赓续城市文脉、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闪亮名片,上海在坚持守正创新、古为今用,推动古籍存藏、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古籍资源基础更加扎实,古籍修复水平领先业界,海派古籍修复技艺特点鲜明、独树一帜,古籍整理研究持续深入,古籍出版高地优势凸显。下一步,上海将根据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工作组各位专家的现场指导,进一步做好总结提升,改善创新,持续深入实施好两办下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籍,当好主力军,勇做排头兵,为新时代的古籍工作贡献更多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