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请您品鉴馆藏《三子合刊》
馆藏基本信息
三子合刊十三卷 明闵齐伋刻套印本 16册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编号04981)
行款版式
框21.4×15厘米,9行19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行间有圈点,《庄子》、《列子》眉上或行间有评语。每种卷末镌“西吴闵齐伋遇五父校”一行。
钤印信息
直隶图书/馆收藏记(朱文长印) 司马/氏(白文方印) 宝古堂(朱文长印)通德 /里主人(朱文方印) 闵氏/遇五(朱文方印) 齐伋(白文方印)
著者简介
闵齐伋,字及五,号遇五,乌程 (今湖州) 人。自幼读书勤奋,好作诗文,以刻书为事。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 主持采用朱、墨两色套印《春秋左传》,获得成功。后又改为五色套印,先后刻印经、史、子、集等一批古书及诸多戏曲、小说。因印刷技艺日臻完美,名声大振,与著名刻书著作家凌蒙初齐名。著有《六书通》。
内容简介
此书纸白墨精,朱墨灿然悦目,在《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等著录为《三子合刊》,书名为自拟,在我馆早期著录为《三子音义》。全书辑刻春秋战国时期三部子书:老子道德真经、庄子南华真经、列子冲虚真经。在《老子》书末、《庄子》每卷末、《列子》第四篇和第八篇末附音义。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为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庄子》又名《南华经》、《南华真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 “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
《冲虚真经》即《列子》,道教奉为 “四子” 真经之一。唐玄宗崇道,于天宝元年(742 年)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尊称其书《冲虚真经》。列子,本名列御寇 (“列子” 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东周战国时期郑国圃田 (今河南省郑州市) 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