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古籍阅览室,您也许会发现阅览室门口右侧立着两三排古香古色的柜子,紫檀色木制柜子中有很多小小的抽斗。拉开抽斗,一张张纸质卡片依次贯穿在金属条中,这些就是古籍卡片式目录。
什么是卡片目录
卡片目录,顾名思义,就是以卡片作为载体,把书的相关信息著录在卡片上,从而形成的目录。图书馆所用的目录卡片,大小尺寸是一律的。高7.5厘米,宽12.5厘米,上印红色直线两条,其余横线约十行,下面正中打一孔眼。但也有许多图书馆为了方便和看起来清楚,取消了卡片的淡色横线,或没有直线和横线。
目录卡片著录了书的多种信息,如书名、著者、版本、图卷、细目、附注等,清晰客观地反映着书的基本情况。卡片目录按一定顺序排列,如读音顺序、笔画顺序、四角号码顺序等;它的种类较多,如有书名卡片目录、著者卡片目录、丛书卡片目录、分类卡片目录等,可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卡片目录的历史
卡片式目录在图书馆的使用颇为久远。法国大革命时期,许多寺院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被收为国有,国民代表大会指示为这些藏书编目,并要求使用卡片式目录。十九世纪末,美国图书馆开始普遍使用卡片目录,并形成比较一致的编目规则。二十世纪初,卡片目录逐步取代了历史更为悠久的书本式目录,成为图书馆的主要目录形式。
在形式上,古代藏书者所用的书签或牙制签牌与目录卡片有相似之处,它们多夹在书函或书轴中,上标书名,可备检取。但书签或牙签没有与书相分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目录。中国的图书目录自汉代刘歆《七略》开始,几乎全是书本式目录。
1908年,上海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最早采用卡片式目录。辛亥革命后,清华大学和南洋大学图书馆也较早采用卡片式目录。1918年,武昌文华公书林也制作使用卡片式目录。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卡片目录在中国逐渐普及。1926年,东方图书馆制成目录卡片40余万张。1936年后,北平图书馆和前中央图书馆还进一步印刷了目录卡片供图书馆使用。
首都图书馆的古籍卡片目录
1917年,京师通俗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前身之一)开始使用卡片式目录。读者今天到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可以发现,首图的古籍卡片目录,有古籍题名卡片目录、古籍著者卡片目录、古籍分类卡片目录三种,各自在相应的目录柜当中。
题名卡片目录
题名卡片目录也称书名卡片目录,这种卡片式目录以文献名称的形式揭示图书馆收藏的文献。题目目录卡片的第一行是书名信息,其他信息如索书号、作者、版本、册数等在第二行或其他行。知道书名,需要通过书名查找书号、版本时,可以查阅题名卡片目录。
首都图书馆古籍题名卡片目录,是按笔划顺序进行排列。查找某书时,先数出书名第一个字的笔画数,然后找到写着相应笔画数的抽斗,在里面找到对应的字,再找到想查找的书目卡片。如想查找《文选》一书,即先数出“文”的笔画数,然后找到笔画“五”的抽斗,在笔画数“五”的卡片中找到第一个字为“文”的卡片,再在这些卡片中找到《文选》一书的目录卡片。如想查找《汉书》,也是数出简体“汉”字的笔画数,在笔画数为“五”的卡片中找到第一个字为“汉”的卡片。书名相同的卡片都排列在一起,查找这一种书的不同版本非常方便。
著者卡片目录
古籍著者卡片目录是依据文献的著者按照一定顺序编排而成的卡片式目录,以著者的形式揭示图书馆所藏文献。想要查询某一作者的相关著作,通常即查阅著者卡片目录。
首都图书馆古籍的著者目录卡片就形式而言,与书名目录卡片基本相同:卡片的第一行书名信息,其他信息如作者、版本、册数、书号等在次要位置,但作者被画上红线以示强调。
首都图书馆古籍的著者目录卡片也是按着笔画顺序排列,查找时,按着笔画多少,先找到姓,再按着姓名第二字笔画的多少找著者姓名。有的作者作品很多,这些作者就被单列出来,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
分类卡片目录
分类卡片目录是依据图书馆所采用的分类法,按照文献内容的学科体系组织而成的卡片式目录,它反映出图书馆某一学科中某类文献的收藏情况。
首都图书馆的古籍分类卡片目录按着传统的四部分类法进行排序。大类分为经史子集丛,大类之下又有小类,如经部中有经总类、易类、书类、诗类等二级类,经总类中有群经合刊、群经总义等三级类,群经总义类中有传说、图说、文字音义等四级类。想做某个专项的研究,可以翻检古籍分类卡片目录,通过以类求书,能够了解到图书馆某一类古籍有哪些馆藏,也可能会在翻阅分类卡片目录时有新的发现。
卡片目录的特点与式微
卡片式目录比之前的书本式目录,有自己的特点:以卡片记录某种书的内容,安全、稳定;卡片可以随时增减、重新组合、不断更新,便于图书馆员编目;对于读者来说,目录卡片不必借助于电力、服务器、网络等手段,阅读方便,内容直观,也便于全面浏览馆藏书籍。虽然在进入计算机时代后,卡片式目录因为占用体积大、不便于增加检索点等原因,渐渐被束之高阁,但在一些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它还与机读目录互相补充,继续为读者服务——毕竟,对于习惯纸质阅读、不习惯或不会使用计算机的部分读者,手检卡片式目录是最好的选择。
首图古籍目录卡片,有电脑排版的,有铅字打印的,还有不少为手写,莹然如新与已然泛黄交杂,颇具时代沧桑之感。这些小小的卡片,跟随馆藏古籍,从东城区的国子监到朝阳区的华威桥,在历史和岁月的变迁中,默默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即使不能遍观所有馆藏文献,读者也能从一张张卡片中,看到一种种古籍的面貌,能够窥得首图珍贵古籍全豹之一斑吧。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