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千华——苏州市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今日开展

luna2008
luna2008
管理员
1127
文章
0
粉丝
古保新闻来源: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评论88字数 1064阅读模式

此次特展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常熟市图书馆、吴江区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吴中区图书馆、常熟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合办。

“册府千华”系列展览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古籍展览,为生动呈现古籍“活化”,小编的同事们早已经翻箱倒柜,把图书馆的家底都端出来了。同时,我们还向左邻右舍(各兄弟单位)借来了一些稀见的古籍和雕版,现在都已布置完毕,就等大家亲身体验了。

我们这次的展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吴刻最善”,介绍苏州刻书的历史与成就;
第二部分“吴门缥缃”,展示苏州市各藏书单位收藏的珍贵古籍;
第三部分“吴韵流长”,介绍十家重点藏书单位开展的古籍保护工作。
    展览掠影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苏州号称文献渊薮,是我国古代藏书、刻书中心之一。明清两代,阊门、观前街一带,书坊林立,现在能找到名字的书坊就有几百家之多,所刻之书更是难计其数。而且苏州所刻之书,以校勘精审著称,虽然价钱高,却深得读书人的喜爱。明代藏书家胡应麟就说:“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最,越皆次之;其直重吴为最,其直轻闽为最,越皆次之。”

《姑苏繁华图》中的书坊

如果按照刻书机构分类,古籍大致可分为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寺观刻本几种类型。苏州的官署,自宋代至清末,都有刻书。比如杜甫诗集,它最早的刻本,就是苏州郡守王琪所刻。

目前,苏州官刻最早的实物,是瑞光塔出土的宋咸平四年(1001)所刻《大随求陀罗尼经咒》,现藏苏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3月16日—4月24日
小知识
小编给大家准备的看展必备黑话(行话)小知识
刻本:一般指雕刻木板,制成反字印板,然后敷墨刷印的书本。活字本:先刻成大量单个反字,然后按书的内容选择编排,再敷墨刷印的书本。套印本:套印是一种上色印刷技术,一般采用多个雕版,分色刷印。我们常见的年画就是套印本。钤印本:钤盖印章而形成的书本,多为印谱。影印本:以某书为底本,采用照相等技术制成的书本。石印:一种影印技术。稿本:作者自己书写或请人誊清的书本。抄本:以某书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影抄本:以某书(一般是宋元本)为底本,按照底本的样式,原样摹写而成的书本。经厂本:一般指明司礼监刻本,因司礼监下设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等机构,故名。内府刻本:即宫廷刻本。官刻本:由官府主持刊刻的书本,以正经正史、御制诗文、地方志书为主,刊刻较精。私刻本:也称家刻本,多由学者主持,以保存珍贵文献、流传亲友诗文为目的。

坊刻本:书商为谋利而刊刻的书籍,形式活泼,敢于创新,但质量参差不齐。有时与私刻本难以区分。

寺观刻本:寺院、道观所刻书籍,以佛经道藏、劝善书为主。

善本: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书籍。

古籍:一般指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牌记:类似现在的版权页,常常刻有书名、作者、刻版人、藏版人、刊刻时间、刊刻地点等信息,是鉴定版本的重要依据。

行会:指某行业为解决内部矛盾、维护行业利益、协调政府关系而成立的管理组织。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分享交流保定市图书馆新闻资讯
 最后更新:2021-3-20
luna2008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luna2008 整理 发表于 2021-03-17 20:47: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koline.xyz:8090/archives/443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