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珍本 |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 《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

luna2008
luna2008
管理员
1127
文章
0
粉丝
馆藏鉴赏评论162字数 1076阅读模式

讲解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陈红彦

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

《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津县南)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擢进士第。博通六经百家之学。工诗文,自成一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人物。其文集《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

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擢进士第,十二年(796)又登博学宏词科。后因参与革新政治,被贬永州司马,宪宗元和十年(815)徙柳州刺史,故人称“柳柳州”。其文集《河东先生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河东先生集》

宋咸淳(1265—1274) 时廖莹中世彩堂所刻唐韩愈、柳宗元二集,字体版式悉同,下鱼尾下方均镌“世彩堂”字样,且各卷后有篆文“世彩廖氏刻梓家塾”牌记。由于此书字体隽秀,刀法剔透,纸莹墨润,字体在褚柳间,精雅绝伦,历来被藏书家誉为传世的无上神品。周密《志雅堂杂抄》《癸辛杂识》称廖刻诸书,用抚州萆抄清江纸,造油烟墨印刷者,当即指此二书。

廖莹中,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今属福建)人,尝举进士,曾为贾似道门客,专为典理图书。咸淳间,尝命工翻刻《淳化阁帖》和《绛帖》,十分逼真。贾似道还越待罪,莹中相随不舍,一夕与似道痛饮,悲歌雨泣,五更归舍,服冰脑而死。《藏书纪事诗》引证《持静斋书目》说:“《韩昌黎集》,宋廖莹中世彩堂精刊本。相传刊书时用墨皆杂泥金香麝为之。此本为当时初印,纸宝墨光,醉心悦目。”

两集向称双璧,传世或合或分,观诸藏印,其分合之迹,显然可辨。《昌黎先生集》有“项氏万卷堂图籍印”“少溪主人”“项笃寿印”“汪士钟印”“阆源真赏”“郁松年印”“泰峰审定”“田耕堂藏”“四陶居”“陶南布衣”“海源阁藏书”等印。《河东先生集》有“项氏万卷堂图籍印”“项墨林鉴赏印”“天籁阁项元汴印”“项笃寿印”“牧翁鉴定”“商邱宋荦收藏善本”“纬萧草堂藏书印”“沈鸿祚印”“载猷”等印。两集于明代同藏项氏万卷堂。入清后,《昌黎先生集》由汪士钟而归郁松年,由郁入丰顺丁氏持静斋,由丁入杨氏海源阁,海源阁书散,为陈清华收得。《河东先生集》由项氏入宋至纬萧草堂,由宋入沈氏,近代归潘氏宝礼堂。为让两部绝世神品合璧,陈清华悬价2万大洋,与潘氏协商,希望或由潘氏将《河东先生集》转归陈清华所有,或由陈氏将《昌黎先生集》转让宝礼堂,最终陈清华以雄厚的经济实力购得《河东先生集》,使两集复合。两书由陈清华手中入藏国家图书馆。据老辈人说,当时北京一套很好的四合院售价只有600到800大洋,此书真可谓价值连城了。

作为与周叔弢先生齐名的大藏书家,陈清华藏书受南海宝礼堂潘宗周的影响,尤嗜宋元旧椠、明清精抄、名人校跋之本。所藏毛抄、黄跋品种之多,非同侪藏家能比。陈氏藏书初无籍籍名,因得宋刻《荀子》,得荀斋之名,又不畏周折,重金购归宋廖莹中世彩堂刊《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插架,使两绝妙宋刻珠联璧合,传为书林佳话,成就藏书家之名。陈清华曾将此书携至香港,到20世纪50年代,陈氏出售藏书时,在周恩来同志亲自过问关怀下成功从香港购回。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分享交流保定市图书馆新闻资讯
 最后更新:2020-9-22
luna2008
  • 本文由 luna2008 发表于2020-05-27 18:37: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koline.xyz:8090/archives/38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