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副寓意美好的春联跃然纸上,赠送吉祥,为读者送去新春的祝福;一本本珍贵古籍横列于展示柜中,帮助读者从中华传统典籍中汲取历史智慧;一部部儿童动画、红色经典影片如期播放,让孩子们在文化大餐中体味经典,感受年味儿……春节期间,“宣传十九大,迎春送吉祥”送春联活动、“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展、儿童电影展等先后在河北保定市图书馆开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还展出了近些年保定市图书馆编纂出版的多部影印古籍和整理目录,例如《保定莲池书院善本图录》《中国古籍珍本丛刊·保定市图书馆卷》《保定市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保定市图书馆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参观展览,了解历史,让我对经典古籍、对保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浓的自豪感。”一位参观展览的市民告诉记者,“展出中有许多老保定的影子,作为新青年,更要努力建设家乡,让保定的明天更美好。”
据悉,为了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春节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陆续在保定拉开序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十九大精神与保定故事宣传演出、“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非遗展演进万家活动、“文化润古城 天天有好戏”百场大戏惠民演出、古籍展、报刊展、王叔叔讲故事、猜灯谜活动等七大项、7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百姓掀起节日文化热潮,丰盛的新春文化大餐让百姓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之中开心过年。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组织开展春节文化活动,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创新的文化形式,营造浓郁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百姓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让百姓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建军表示,春节期间举办各种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紧扣百姓节日文化需求、把文化传承与节庆民俗相结合的重要举措,是增加百姓文化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让百姓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传承中华文化,讲好春节故事”,实际上就是依托春节民俗文化,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要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呈现方式,将文化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相结合。通过实地的参与互动和体验,让观众感受春节氛围、受到文化精神的感染。春节文化不应只有文化娱乐,更需要体现文化品位。
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惠民的影响力时,杨建军表示,各种文化惠民活动要注意真正从老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出发,在前期做好文化需求调查,了解百姓的日常文化需求,才会让有限的活动收到更好更广泛的效果。此外,在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时,要有长远的考虑,要让文化入民眼,更要让文化入民心,把文化惠民变成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一环。春节活动应该与非节庆期间的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连续和传承,要让各种文化惠民活动接地气、有传承,避免成为不入民心的一阵风。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