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数字化传承 共筑智慧典籍新生 ——2025年智慧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实训班在河北省图书馆成功举办

luna2008
luna2008
管理员
1174
文章
0
粉丝
业界新闻评论20字数 1208阅读模式

8月26日至27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河北省图书馆承办的“2025年智慧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实训班”在河北省图书馆成功举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栋以及国家图书馆罗翀副处长、李志尧副主任等出席开班仪式。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来自全国的近200位业界同仁参加培训,共研古籍智慧化建设路径。

霍瑞娟在开班讲话中回顾了“十四五”期间,在文化和旅游部统筹领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优秀古籍资源建设作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先行先试的重要模块,目前已在资源供给、智慧服务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针对未来工作,她提出期望:立足职责,强化古籍战略价值认知;聚焦质效,推动资源向智慧服务跃升;锤炼队伍,锻造复合型人才中坚;深化协同,织就共建共享的“全国一张网”,赋能千年典籍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王荣丽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做好古籍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工作功在当代、利泽千秋。近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古籍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此次培训落地河北,既是对河北省工作的信任与肯定,更是难得的交流契机。她号召全省同仁,以此次培训为动力,深化与全国同行的经验交流,在古籍数字化与智慧服务领域锐意探索、积极创新,推动燕赵古籍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合力共筑贯通古今的“文化长城”。

此次培训突出“实”字导向,课程设置紧凑充实,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破解古籍数字化建设核心痛点。培训紧扣“资源建设+质量提升”双核心,课程设计注重政策引领与实践落地相结合:罗翀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总结与2025年工作解读》开篇,系统梳理了发展脉络与年度重点,为学员指明工作方向;龙伟围绕《古籍数字化和知识标引规范手册》,针对各地反馈的共性难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强化了标准化意识;李志尧通过分析2024年古籍建设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供规避错误、提升质量的实战方案;刘晶晶聚焦“古籍建设成果提交与注意事项”,细化操作规范、畅通资源汇聚路径;魏达贤展示了“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的功能与应用,生动展现了古籍资源在智慧场景下的服务潜能。

在经验交流环节,河北省图书馆张楠、山东省图书馆吕晓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苗慧、江西省图书馆漆德文等多位一线业务骨干,围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实践与思考”进行了精彩分享,为学员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范例,赢得了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本次培训特别设置了为期半天的“古籍数据质检实训”实操课程。在龙伟、汪静等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学员开展数据质检实操,通过手把手教学,使学员精准掌握古籍数据全流程质控技能,筑牢古籍数字化建设人才根基。

本次实训班致力于赋能行业未来,构建智慧传承新生态,形成了从政策传导、规范解读、问题预警,到成果提交、平台应用、质控实操的一体化培训链条,有效回应了基层古籍数字资源“如何做对、如何做好”的现实关切,全面增强了学员的专业素养与项目执行力。

2024年河北省图书馆获颁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河北培训基地,成为国家图书馆试点全国布局的首个外地培训基地。在此次实训班举办过程中,河北省图书馆的坚实保障与全方位支持得到了国家图书馆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分享交流保定市图书馆新闻资讯
 
luna2008
  • 本文由 luna2008 发表于2025-09-01 06:09: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koline.xyz:8090/archives/1357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