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册府千华——河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河南省图书馆隆重开幕。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洁出席开幕式并启动特展。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孔德超主持开幕式。
本次特展是河南省近年来展出古籍珍本最丰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将向公众展示河南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河南省藏珍贵古籍150余部,主要来自省内13家公藏机构。展品汇聚众多古籍珍品,以明清时期为主,珍本、稀见本、稿抄本,手绘本、大开本、袖珍本门类众多。内容涵盖历代名家名著、大型丛书类书、佛教经典、医书方志等。其中,元明清历代流传下來的古籍珍本,如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明嘉靖刊《广舆图》、明末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农书》等系河南省图书馆镇馆之宝,也将首次亮相。
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明嘉靖刊《广舆图》
河南省是文化大省,文物古籍众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讲话中对河南省古籍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对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展览是调集了河南省多家单位所藏珍贵古籍的一次重要展览,刻本、手抄校本、活字本珍贵而丰富,是奉献广大读者的一次盛宴。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致辞
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洁也在致辞中指出,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观、最集中的体现。河南省古籍存藏丰富,此次展览,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河南省文化厅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精神,为“十九大”献礼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古籍,认识古籍,更加热爱中华文化,进一步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展览分为“十年一剑”、“浩瀚典籍”、“文化体验”“古籍讲座”四大部分。“十年一剑”以展板的形式向观众介绍河南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工作成就;“浩瀚典籍”是展览的主体部分,将文化部申报、国务院批准的前五批河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典籍分批展出,以飨观众;“文化体验”以古籍修复、传拓技艺、古诗吟唱等形式,让观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古籍讲座”,将在特展期间配合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召开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研讨会,总结“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十年成就,研究“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工作规划”,探讨河南省古籍整理、研究、传承后续工作。特展结束后,将以数字化形式在河南省图书馆网站上继续展出。
本次特展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公众了解古籍,关注古籍保护事业,让珍贵古籍走进大众。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