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创新应用实践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与现代科技全面融合,推动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面向各级公共图书馆,按照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智慧知识资源建设、线下智慧空间等类别,遴选出一批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创新优秀案例。为便于各地学习借鉴优秀案例的做法,现将优秀案例的主要内容予以集中展示(按类别排序)。
智慧城市书房应用
温州市图书馆
一、项目背景
温州是全国首家城市书房的诞生地,也是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的主要发起城市之一。温州城市书房通过全域化建设、科学化布点、标准化运行,成功创建了一个个自由而健康、有序而温馨的“高颜值”现代公共阅读场所,迅速形成文化品牌,从温州出发,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复制推广。截止目前,温州已建成城市书房156家,并参照其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在乡村建成开放“百姓书屋”78家。特别是2018年以来,温州重点围绕“主题化打造、标准化建设、智慧化提升”,持续推进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让城市书房新空间“破圈”而行,被列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文旅典型案例。
在建设过程、对外服务和整体运维中,依然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智慧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高”等共性问题。面对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城市书房在数字化创新、智慧化应用进程中却发展相对缓慢,在城市书房对外服务中,缺乏智慧应用场景来满足读者了解城市书房各项服务和信息的需求。在城市书房建设和运维中,缺乏建设、管理、保障等全闭环综合数智治理平台。
在此背景下,温州市图书馆紧跟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步伐,于2022年起,重点打造“智慧城市书房”数字化改革应用,构筑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城市书房管理应用生态。
二、主要做法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过程
项目筹划建设期:温州市图书馆从2022年7月开始筹划建设“智慧城市书房”应用项目,集约建设“治理”“服务”为主线的智慧城市书房服务体系,在服务端建设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个性化服务、在线阅读等线上空间,在治理端实时监测和展示城市书房各项数据,帮助书房建设者更好地管理和决策。
应用服务端上线:2023年2月正式上线“智慧城市书房”应用服务端,打造了一个多元便捷、功能集约的线上服务空间,提供读者书房信息浏览、书房活动报名、座位预估等一站式服务,并搭建全新H5界面对接智慧孪生系统,精准映射城市书房元宇宙虚拟空间,提供虚拟漫游、真人互动、VR导航、沉浸阅读等虚拟服务,线下端智慧感知屏聚合来访签到、定点检索、图书推荐、活动互动、电子证办理等服务的智慧导引,推动场馆“融媒体活动”“数字阅读”“一体化积分”等多跨场景的高效协同,重塑城市书房数字文化服务生态圈。
应用治理端上线:2023年11月上线一站运维、精准管控的“智慧城市书房”应用治理端,围绕城市书房规模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通过驾驶舱对全市城市书房建、管、用各要素实时监测,从建设时的选址、装修设计、设施设备,到建成后的日常管理、读者服务、安全保障等,实现书房数据“一键统览”、建设进度“分层可视”、视频监控“统一集成”,对城市书房建设进行运营全过程、全周期监管。
(二)项目功能作用及技术应用
1.应用服务端功能作用
“智慧城市书房”应用服务端在温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放读者服务交互入口,以H5轻应用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
应用服务端集成城市书房相关的所有服务,帮助读者了解全市的书房,共设置“附近书房”“书房信息”“数字阅读”“积分乐园”“书房活动”等多个版块,实现一键聚合检索城市书房相关服务信息、数字资源中心、个人服务中心、读者活动中心等功能。
附近书房:通过移动端允许访问位置信息的前提条件下,智能定位到访问应用的地理位置点,为读者推荐距离最近的城市书房,显示城市书房距离、地址与状态,并可一键调用第三方地图导航到想去的城市书房。
书房信息:可以直接在地图界面或城市书房列表中显示开放时间、书房简介、书房当日接待量和借阅量等基本情况,也可以实时显示座位率预估、温湿度环境等相关数据,读者轻松便捷掌握最新书房动态,根据城市书房状态自由选择前往。
书房点评:读者可对书房及服务进行图文评价和添加标签,记录读者在书房温馨点滴,查看他人分享趣事,大量的真实点评为书房的服务改善提供了宝贵意见,也增加社交属性吸引读者。
我的足迹:无论读者常驻于一间书房品茗读诗,还是热爱于多家书房浸润书香,系统会忠实记录读者过往到访书房情况,完成区域点亮,形成专属足迹地图,读者可以一键分享发布,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聚合检索:应用提供智能检索功能,用户可按关键词一键检索出相应图书信息和城市书房信息,可以根据检索结果直接显示图书所在的城市书房,也可以选择区域缩小范围精准显示图书所在城市书房信息。
书房活动:建设城市书房专属活动平台,可以根据区域和单体城市书房设置活动具体内容,具备按标签、活动状态、活动地点进行筛选的功能,读者可以直接在活动平台浏览活动信息,报名参加书房活动。
数字阅读:集成数字阅读平台,内含畅想之星、博看期刊等多家供应商数字资源,既有大量优质的电子书籍资源,涵盖文学、科技、历史、教育、社科等多个领域,还有4000余种人文期刊,可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元宇宙空间:应用建设城市书房元宇宙空间,打造了一个基于数字孪生精准映射的城市书房虚拟空间,可为读者提供虚拟漫游、真人互动、VR导航、VR带看、沉浸阅读、VR活动等线上虚拟服务,还原真实场景空间,自动化算法生成3D鸟瞰空间、平面布局空间、实景漫游空间,智能三维化呈现,读者可通过导航模块和虚拟馆员的讲解和引导,遵循系统预设路线或自选路线进行漫游参观。
座位率预估:随着城市书房的普及,许多读者选择在图书馆进行阅读、学习和工作,同时座位难求也成了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温州市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实时客流摄像头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通过不间断地更新数据,并根据读者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推出了全新的城市书房座位率预估功能,通过类似于地图导航的绿、黄、红、紫颜色标注,直观地展示书房的座位情况,帮助读者提前了解座位紧张程度,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阅读计划。
在部分城市书房还部署大屏感知系统,通过AI人脸识别、电子证二维码扫描、社保卡刷卡等方式,联动感知系统实现读者身份的识别,结合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个性服务推荐,为读者带来全新智慧体验。大屏感知系统聚合来访签到、定点检索、图书推荐、活动互动、自助办证、证件激活、导航指引等多场景智慧服务,为读者带来“花式”体验。大屏感知系统还通过对接场馆的各项应用平台,例如客流系统、业务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对识别成功的来访人员会跳转到专属数据界面,针对性的展示相关服务内容等,例如扫码进行移动端个性报告单推送和标签定义,或者结合城市书房近期活动安排,推荐读者喜欢的活动,也可屏幕扫码参与图书馆各项积分活动,还可以提供智能引导式场馆参观最佳服务路线等,为读者提供智能推荐、智能提醒等“千人千面”的数据智能服务。
2.应用治理端功能作用
(1)建设城市书房基础治理系统,实现城市书房建设全局闭环管理。
治理端从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监控阶段、收尾阶段实现规范、高效、透明的执行监管体系。根据浙江省城市书房建设标准规范,在治理系统上对城市书房从选址、设计、建设、验收以及后续的管理、标准星级评定等,进行线上流程管理,每个步骤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的内容执行,实现建设标准规范的细化、量化,从而达到城市书房建设的规范化、数字化。将建设时的书房选址、设计、建设、验收等,再到建设后书房日常监测、预警通知、设备维修、书房撤点等全流程、全周期监管工作融合集约,实现重要环节办理进度可视化;将书房从建设到撤点的每个重要环节都分配角色和分权限进行审批处理,建立完善且高效的管理程,节约时间成本,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职能缝隙,有力破解书房建设中不同身份角色者对书房情况不清楚、少知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建设城市书房服务大数据驾驶舱,全局分析书房运营情况。
大数据驾驶舱整合书房业务数据,辅以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用户数据,提供城市书房的开放情况、使用情况、服务情况、活动情况、数据分析等数据,通过大屏可视化揭示业务数据,对书房的文献流通情况、到馆客流、活动举行等各项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分析,构建集决策中心、指挥中心、预警中心及服务中心为一体的智慧运行操控中心。
城市书房服务监控驾驶舱的建设内容主要有:书房总览信息、书房开放信息、书房分布地图、设备状态信息、客流信息、书房详细业务数据、书房环境信息、书房监控、书房建设三色管理、书房星级评定等。
书房总览信息:驾驶舱主页面可视化展示书房总数、建设书房审核情况、自助设备情况、借还情况、座位使用情况、书房建设分布情况等,以更多视角、更多维度,对书房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与监控,实时更全面的了解书房服务与建设。
单体书房信息:全面详细揭示各书房服务与运行情况。快速定位书房位置,展示单体书房面积、座位数、温湿度、借阅量、开放时间、客流量等基本信息,展示单体城市书房书房的服务情况。
数据下钻功能:对各项数据进行更深入分析,沿着数据属性维度的层次下降,细化数据颗粒度,通过多层次关联,分析获取更详细的数据。比如点击设备状态信息模块,可以监控235个城市书房的458个相关设备情况,实现设备异常告警功能;点击图书流通详情,可以了解图书借还趋势、高峰时段分布、男女读者比例、读者借阅偏好和热门图书分析等等;点击书房开放详情,可以分区域了解每个城市书房的开放时间,当天开放的城市书房数量,当天未开放的城市书房有哪些;点击书房刷卡分析模块,可以统计近7天或30天内刷卡进入城市书房排名前十的读者,也可以统计刷卡总次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书房。
书房建设三色管理:通过三色管理进行书房建设进度可视化智能监管,分别用蓝、红、黄代表城市书房建设正常、延期和缓慢状态,同时直接显示选点中、设计中、建设中和验收中等状态的城市书房数量,书房建设日历显示每个重要节点书房建设进度的日期信息,实现各个书房建设进度一目了然,督促相关部门完成城市书房建设目标。
视频监控:驾驶舱对接每个“城市书房”的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监控统一集成管理,实行一屏统管,实现城市书房的运营、服务、活动、数据等全方位的监控,以数据融合、服务融合的手段帮助书房场馆、读者、管理人员之间高效互动。
(2)建设书房物联网管理体系,让书房有智慧阅读更舒适。
物联网管理体系围绕线下场馆场景,安装智能门禁、温湿度环境监测、智能照明、能耗监测、智能网关在内的物联网设备群,打造全天候感知的智慧空间有机体,实现书房无人化、智能化管理,助力城市书屋智能化运营,实现在不用配备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就能对全部图书馆远程智能管控(灯光、空调等)、实时环境了解(温度、湿度)等服务。
(三)项目运行管理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改革专班,由分管技术副馆长牵头,馆内技术部和业务办公室具体执行,以“专班化运作+项目化实施”的工作方式做好协调推进、组织实施、应用推广等相关工作。一是技术部负责应用系统维护跟需求对接,解决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新增的需求,跟各个系统的开发维护商进行对接,确认系统的稳定性,跟进新增需求进度,测试并上线新增需求。二是业务办公室负责书房数据准确性,审批城市书房建设各个环节,并对各县区馆进行业务指导,归集温州智慧城市书房的日常业务数据,用于管理分析和下一步书房建设的规划。数字化改革专班将应用开发和推广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开展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加强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
2.深化联动共建
温州城市书房属地管理模式,即各县区馆需要为辖区内的城市书房建设和运维负责,因此智慧城市书房的建设和运维也需要各县区馆深度参与。智慧城市书房应用系统,按照“能统尽统”的原则,统一业务流程和数据标准,统一平台入口和协同模式,利用系统B/S多层体系结构,采用数据大集中的方式,使得各县区馆无需配置高档服务器、无需安装专用系统软件、无需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均可快速方便录入各项基础数据,实现数据来源从集中式录入到分布式收集,形成市县一体化数据共建共享体系。
温州市图书馆定期召开城市书房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布局,不断强化联动共建的重要性,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原则,指导各县区馆对自己管理的书房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和配置、书房建设进度录入等等,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展示,引领和带动城市书房服务体系的提档升级。
3.坚持“管用好用”
考虑到现在大部分智慧应用“重建设、轻运营”问题普遍存在,建成即落后、上线即淘汰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探索建立以问题解决度、用户满意度等应用效果为导向的运营预算和评价考核机制,统筹利用好各类资源,不断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优化功能模块和服务体验,使复杂系统实现简易应用。提前谋划运营重点,通过一体化规划、专业化建设,取得读者满意的运营成效,全面提升读者的使用率和好评度。
(四)项目建设资金及日常运营维护资金投入
智慧城市书房应用主要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是是服务端,项目建设资金为20万,主要以H5轻应用开发经费为主,第二期是治理端,项目建设资金为28万,分为基础治理端和驾驶舱为主。
智慧城市书房并非单一应用,而是需要高效集成多家厂商多个应用,以标准接口形式将各项服务和数据汇集在服务端和治理端。比如在硬件上需要单体城市书房具备客流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和人体传感器、智能灯光系统等物联设备、监控设备等等,同时还需自助借阅机、刷卡系统系统的各项数据接入,在软件上需要建设书房元宇宙、数字阅读系统、活动报名系统等等,粗略核算,具备完整智慧书房功能的单体城市书房大约需要投入三至四万。
三、实际效果
“智慧城市书房”应用的建设,推进了城市书房的智慧化转型,增强了城市书房数字化转型支撑,将城市书房服务由经验型转变为数据驱动规范化,运营监控由粗放型转变为全程追溯精细化,日常管理由体力型转变为信息驱动专业化,全面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图书馆管理智慧化和专业化。
(一)解决城市书房服务获取不便问题
城市书房为分布式建设,分散在城市个各区域,若无明显的指引较为难寻,而市面上“地图”类软件信息严重滞后,精准度差,缺少权威数据,读者使用极其不便。通过服务端H5应用,可以提供附近的书房等服务以读者定位为中心点,首先展示周边的书房定位和名称,读者可滑动或者缩放地图上查看书房详情和导航前往。同时H5应用上丰富的微应用,让读者快速了解城市书房阅读环境、实时客流和座位率预估等情况,打破城市书房的数据孤岛现象,以数据融合、服务融合的手段助力城市书房场馆、读者、管理者之间高效互动,形成了全市公共图书馆阵地、流动、移动端阅读资源一张网。
(二)解决城市书房用户社交属性问题
通过提供书房点评、我的足迹、邀请同行等具备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服务,增加了城市书房的服务吸引力,为读者提供一个线上互动空间,打造用户社交网络渠道,提供更加有趣、有意义的阅读服务体验,激发了市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增强用户黏度。其中书房点评功能中读者图文并茂的形式下,添加标签发布自己对书房服务的点评,这些点评数据将会成为其他读者选择书房的重要依据;我的足迹功能可以对读者在一年内到访图书馆书房的数据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形成了一幅精准的足迹地图,引导读者分享足迹,无形中对城市书房进行了推广;优秀书房的推广同样需要一个高效的分享渠道,邀请同行功能可以将书房的特色和吸引力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呈现,这种分享方式能够将书房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和群体,进而提高书房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三)解决城市书房缺乏闭环管理问题
在城市书房建设和运维中,传统的监管方式无法实现全面覆盖,难以掌握书房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导致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任务和工作的协调不够顺畅。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留痕机制,难以对工作过程进行追溯和评估,导致整体的工作进度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通过治理端应用建设实现城市书房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开创书房一站式治理新模式,将书房建设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数字化转型,全部实现线上处理。同时大数据驾驶舱实时、公开、客观、透明的数据呈现方式,保证建设和服务数据的实时性,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评价结果全跟踪,促进决策层、建设部门和一线管理员的工作部署与改进。
四、经验启示
“智慧城市书房”应用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推进跨部门多场景系统集成应用。应用系统具备成熟的技术支撑,在城市书房建设中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在基本不改动的情况可以直接复制推广使用。
应用服务端利用科技赋能业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仅重塑了城市书房的服务特性,延伸了城市书房的服务内涵,创新了城市书房服务生态体系,也构建了智慧型的在线学习环境,借助服务场景和智能技术的互动式、智能化服务,通过主动推送增强读者与城市书房之间的联系,使服务更具自动化和智慧化,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应用治理端有效简化工作流程,节约运维成本,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实现了城市书房各类信息系统的高效衔接,初步形成了数据驱动流程优化、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数据驱动服务创新、数据驱动管理变革的崭新局面,在城市书房数据开放、智慧服务、科学管理、循证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应用自上线以来,日均访问量达到四千余次,总访问量达200余万次,在手机上使用智慧城市书房应用系统,已逐渐成为温州读者一“按”为快的新型阅读潮流模式。“学习强国”“文旅中国”“温州发布”先后发布“让城市书房更‘智慧’,温州‘智慧城市书房’应用正式上线”“温州市图书馆:科技+服务数字化改革打造城市阅读生态圈”“新功能上线!温州城市书房有新体验!”等报道文章。
下一步,温州市图书馆将推进制定《温州智慧城市书房建设标准》,通过探索建立规范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可持续的建设标准体系,从场地条件、设备设施、标准软件接口等方面规范准入机制,形成一套既具有“温州个性”又具“全国共性”的智慧城市书房建设标准体系,逐步将现有156家城市书房全部建设为集智慧化感知、智慧化控制、智慧化互动和智慧化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标准化智慧城市书房,带动全国复制推广,继续扩大城市书房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