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名胜图咏》今人称之为“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由方观承、张叙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绘制并题诗,图中所绘的景观是乾隆年间的莲池行宫。莲池行宫是我国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老城的中心。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建园,初名“雪香园”;明代时被征用为“水鉴公署”,即保定府衙办公场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在此修建了遐迩闻名的莲池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为满足清帝西巡驻跸之需,被辟为行宫。
方观承,字遐谷,号问亭、一号宜田,安徽桐城人,曾在直隶省担任过清河道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直隶总督,主持修建莲池行宫,园林的亭台楼阁焕然一新,古莲花池达到了历史最鼎盛的时期。张叙,字宾王,号凤冈,江苏太仓人,生平深入研究理学,名重于公卿,有著述多种,于1761年前后任莲池书院院长。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方观承将莲池远景分为12组,分别是:春午坡、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高芬阁、宛虹亭、鹤柴、蕊幢精舍、藻泳楼、绎堂、寒绿轩、篇留洞和含沧亭,绘图12幅,每图系以图解和图赞。各图赞均有直隶总督方观承五言古诗一首和莲池书院院长张叙七言绝句一首,用行书书写,隽永秀丽。景图笔触细腻圆润,布局合理精巧,既反映出了皇家园囿的富丽奢华,又体现出了江南园林的精致玲珑,使人观画仿若身在园中。
方观承在为这十二景命名时,皆使用了诗词或典故。如“春午坡”取自苏轼诗《雨中看牡丹三首》中“五景发穠艳”之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晴日午时节南坡的数百株牡丹盛开的动人美景;“寒绿轩”得名于欧阳修“竹色君子德,漪漪寒更绿”,是静心养神之地;“高芬阁”出自《晋书·郗鉴传》赞语“通微忠劲,高芬远映”,用来比拟荷花高洁的节操。
原图是否彩色已不可知。本书为原图木刻墨印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曾为当代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所藏,尚有其收藏章“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和“长乐郑氏藏书之印”。由于经过长期战乱,此本已不完整,缺《篇留洞》景图、图赞和《含沧亭》图解。此书真实地记录了清乾隆年间古莲花池的历史风貌,是研究、保护和修缮古莲花池的重要历史资料。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