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本點校附音重言重意互註周禮十二卷(漢)鄭玄注 宋刻本
匡高12.9厘米,廣8.5厘米。半葉十一行,行十九至二十字,小字雙行二十字,细黑口,四周雙邊。有“結一廬藏”、“朱學勤修伯甫”、“徐乃昌讀”等印。上海圖書館藏,存八卷。
纂圖互註周禮十二卷 (漢)鄭玄注 (唐)陸德明釋文 圖說一卷 宋刻本
匡高18.1厘米,廣12.2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二十五字,细黑口,左右雙邊,有“小如庵秘笈”等印。袁克文跋。國家圖書館藏。
附釋音周禮註疏四十二卷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等疏(唐)陸德明釋文 元刻明修本
匡高19.1厘米,廣12.6厘米。半葉十行,行十七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白口或黑口,左右雙邊。上海圚書館藏。
鬳齋考工記解二卷(宋)林希逸撰 釋音二卷 宋刻元延祐四年(1317)重修本
匡高20.7厘米,廣15.5厘米。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何煒批注並跋。浙江圖書館藏,存一卷。
儀禮十七卷 儀禮圖十七卷旁通圖一卷 (宋)楊復撰 元刻明修本
匡高18.6厘米,廣12.2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左右雙邊。國家博物館藏。
儀禮十七卷 儀禮圖十七卷旁通圖一卷(宋)楊復撰 元刻明修本
匡高18.6厘米,廣12.2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或黑口,左右雙邊。上海圖書館藏,有“臣星衍”、“臨海洪頤煊過眼”、“古潭州袁臥雪廬收藏”、“楊守敬印”等印,黃國瑾、楊守敬跋;南京圖書館藏,有“馬玉堂”、“八千卷樓”等印,丁丙跋。
禮記二十卷(漢)鄭玄注 (唐)陸德明音義 宋余仁仲萬卷堂家塾刻本
匡高17.9厘米,廣12.5厘米。半葉十—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二十七字,細黑口,左右雙邊。有“毛晉”、“汲古主人”、“傳是樓”、“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天禄琳琅”、“天禄繼鑑”等印。上海圖書館藏,存九卷。
附釋音禮註疏六十三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唐)陸德明釋文 元刻明修本
匡高19.6厘米,廣13.3厘米。半葉十行,行十七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黑口,左右雙邊。蘇州大學圖書館藏,存三十一卷。
禮記纂言三十六卷(元)吳澄撰 元元統二年(1334)吳尚等刻本(卷二配清抄本)
匡高24厘米,廣17.3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左右雙邊。上海圖書館藏。
禮記集說十六卷(元)陳澔撰 元天曆元年(1328)建安鄭明德宅刻本
匡高20.6厘米,廣13.1厘米。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有“伯寅藏書”等印。潘景鄭跋。上海圖書館藏,存十二卷。
禮書一百五十卷(宋)陳祥道撰 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學刻明修本
匡高22.2厘米,廣16.5厘米。半葉十三行,行二十—至二十二字,白口,左右雙邊。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南京圖書館藏,有“五硯樓”、“八千卷樓”等印,丁丙跋。
樂書二百卷目録二十卷(宋)陳暘撰 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學刻明修本
匡高21.2厘米,廣16.4厘米。半葉十三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山東省博物館、重慶圖書館藏;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有抄補葉;浙江圖書館藏,目録、卷一配清抄本;南京圖書館藏,有抄配,有“古潭州袁臥雪廬收藏”、“曾藏八千卷樓”等印,丁丙跋。
十三經註疏三百五十三卷 宋元明刻元明遞修匯印本
附釋音毛詩註疏匡高19.3厘米,廣13.1厘米。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白口或黑口,左右雙邊。國家博物館藏,存二百四十四卷。
晦庵先生校正伊川易傳八卷 (宋)程頤撰 元刻本
匡高19.4厘米,廣12.3厘米。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二十六字,细黑口,左右雙邊。有“曾藏丁福保家”等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存四卷。
周易本義十二卷易圖一卷五贊一卷筮儀一卷 (宋)朱熹撰 宋咸淳元年(1265)吳革建寧府刻本(彖上下傳、象上下傳各二卷抄配)
匡高24.5厘米,廣16.6厘米。半葉六行,行十五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有“藏園”、“傅沅叔藏書記”、“雙鑑樓”等印。陳寶琛、曹秉章題識。上海圖書館藏。
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録纂註十四卷朱子易圖附録纂註一卷朱子啓蒙五贊附録纂註一卷朱子筮儀附録纂註一卷 (元)董真卿撰 元刻本
匡高20.2厘米,廣13厘米。半葉十一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二十二字,細黑口,四周雙邊。山東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存十六卷。
纂圖互註尚書十三卷 題(漢)孔安國傳 宋刻本
匡高18.6厘米,廣12.1厘米。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二十五字,細黑口,左右雙邊。芷蘭齋藏,有“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 “太上皇帝之寳”、“乾隆御覽之寶”、“天禄繼鑑”、“濟美堂”等印,存二卷;哈爾濱市圖書館藏,有“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天禄繼鑑”等印,存二卷。
附釋音尚書註疏二十卷 題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釋文元刻明修本
匡高18.8厘米,廣13.3厘米。半葉十行,行十七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白口,左右雙邊。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有“延古堂李氏珍藏”等印;上海圖書館藏,有“孫潛之印”、“義門何氏家藏”等印,楊守敬跋。
書集傳六卷(宋)蔡沈撰 (元)鄒季友音釋 元刻本(卷四至六配另一元刻本)
匡高21厘米,廣13.6厘米。半葉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另一元刻本,匡高20.4厘米,廣13.1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有“傳是樓徐氏圖書”等印。上海圖書館藏。
附釋音毛詩註疏二十卷 (漢)毛萇傳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唐)陸德明音義 元刻明修本
匡高20.1厘米,廣13.2厘米。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白口或黑口,左右雙邊。芷蘭齋藏。
詩集傳十卷 (宋)朱熹撰 元刻本
匡高20.8厘米,廣13.2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有“汪士鐘印”等印。蘇州博物館藏,存八卷。
吕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宋)吕祖謙撰宋刻本(卷一第一至七葉補抄,卷三第十一葉缺,卷二第一至二葉配另一宋刻本)
匡高16.6厘米,廣11.8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有“汪士鐘曾讀”、“徐乃昌讀”等印。上海圖書館藏,存十九卷。
詩緝三十六卷 (宋)嚴粲撰 元建安余氏刻本
匡高19.6厘米,廣12.3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四字,小字雙行同,細黑口,四周雙邊。有“余氏栞于家塾”木記。有“景葵所得善本”等印。上海圖書館藏,存八卷。
詩集傅附錄纂疏二十卷詩序附錄纂疏一卷詩傳綱領附錄纂疏一卷(元)胡一桂撰 語錄要一卷(元)胡一桂輯 元泰定四年(1327)建安劉君佐翠巖精舍刻本
匡高20.2厘米,廣13.3厘米。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二十四字,黑口,四周雙邊。有“泰定丁卯仲冬翠巖精舍新刊”牌記。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藏,存十二卷。
詩傅通釋二十卷綱領一卷外綱領一卷 (元)劉瑾撰 元至正十二年(1352)劉氏日新書堂刻本
匡高20.2厘米,廣13.4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上海圖書館藏,卷十六至十八抄配,有“至正壬辰仲春日新書堂刻梓”牌記,有“晉府書畫之印”、“敬德堂圖書印”、“蟫隱廬”等印;南京圖書館藏,爲元至正十二年(1352)劉氏日新書堂刻明修本。
毛詩旁注四卷 元刻本
匡高19厘米,廣12.4厘米。半葉七行,行十六至十七字,小字雙行三十二字,細黑口,左右雙邊。有“喬鶴儕藏書記”、“松年”等印。上海圖書館藏。
毛詩旁注四卷 元羅祖禹刻本
匡高19.1厘米,廣13.2厘米。半葉七行,行十六字,小字雙行三十二字,細黑口,左右雙邊。有“江夏葉氏寶收印”。上海圖書館藏。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