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之光,文脉永续 —–记保定市图书馆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路

luna2008
luna2008
管理员
1127
文章
0
粉丝
古保新闻评论26字数 2050阅读模式

保定市图书馆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共图书馆,自1956年建立以来,不仅承载着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在古籍保护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成功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过程,是多年努力与坚持的结晶,也是对其古籍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

一、历史沿革与古籍收藏

保定市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建的“万卷楼”,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这里曾是莲池书院和直隶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图书馆的藏书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保定市民众教育馆在古莲池成立,后更名为保定市文化馆,并逐渐建立起图书室,藏书量逐年增加。1956年,在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保定市图书馆正式成立,设在莲池水东楼,与直隶图书馆旧址的河北省图书馆相邻。

保定市图书馆馆藏丰富,馆藏典籍多为元“万卷楼”、清“莲池书院”和“直隶图书馆”旧藏,亦有近现代文化仁人志士捐赠。保定市图书馆现有藏书75万册,其中古籍13万册(含民国线装),古籍善本644种,689部,12867册(件)。18种,312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35种,2142册。保定市图书馆古籍藏书中包括了大量的古籍善本,这些古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多种文献类型,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古籍保护工作的启动与推进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保定市图书馆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大了对古籍保护的投入和力度。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正式启动。保定市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全面启动了古籍保护工作,首先对馆藏古籍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和实施方案,2008年年末开始进行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登记完成后分别于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出版了《保定市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保定莲池书院善本图录》  和《保定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保定市图书馆古籍书库

在古籍保护工作中,保定市图书馆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1999年市政府投资两千多万元建设新图书馆,占地面积15.56 亩,建筑面积12000平米,阅览坐席700个。从此古籍文献搬进了单独设置面积318m'的专用书库,并配备空调、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保定市图书馆设有单独的古籍修复室,配备了专业的保护设备和修复工具。同时,还积极引进和培养古籍保护专业人才,建立了完善的古籍保护管理制度和经费保障机制。这些措施为古籍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保定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室

三、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准备与实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古籍保护工作的水平,保定市图书馆积极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根据文化部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要求,图书馆认真准备申报材料,详细汇报了古籍收藏数量、书库状况、古籍保护人员状况、管理制度和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情况。

在申报过程中,保定市图书馆得到了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省古籍保护中心对图书馆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组织,并提供了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各级文化部门也积极协调资源,为图书馆的申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0年4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对河北省的申报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保定市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申报单位之一,接受了专家的严格审查。在考察过程中,图书馆向专家组展示了古籍收藏、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四、成功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经过多轮评审和公示,保定市图书馆成功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方面所做贡献的认可。

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后,保定市图书馆进一步加大了对古籍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图书馆不断完善古籍保护设施和管理制度,加强古籍修复和数字化工作,提高古籍的利用率和传播力。同时,还积极开展古籍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籍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五、近几年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保定市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对第一至五批共18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保定市图书馆顺利完成了复核检查,此次复核工作是对我馆在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后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的总结和检查,我馆通过这次复核工作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缺项,为今后工作开展的指明了方向。

2022年在我馆微信公众号开办《馆藏品鉴》专栏,发布珍贵古籍内容简介,向读者大众普及古籍保护相关知识。

2023年举办古籍修复研学活动,为小读者讲解古籍修复知识,指导小读者亲手修复古籍。此次古籍修复研学活动的举办,旨在向社会公众推广古籍修复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籍保护工作中来。

2023年、2024年保定市图书馆通过数字化,将善本古籍32部转化为数字资源,实现了古籍的共享利用。

这些举措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文化传承和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保定市图书馆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图书馆将不断完善保护设施和管理制度,提高保护技术和水平;同时,还将积极开展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推动古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保定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结语

保定市图书馆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同时也是充满希望和收获的。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保定市图书馆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激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保定市图书馆将继续在古籍保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分享交流保定市图书馆新闻资讯
 
luna2008
  • 本文由 luna2008 发表于2024-07-05 15:23: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koline.xyz:8090/archives/11938

发表评论